时间:2024/3/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图)/尤九成

“”

初县邽区,历史悠绵,文化厚累。昔伏羲画卦,文明肇启;嬴非牧马,秦御邻夷。老子临关,东来紫气,尹喜追随修道归。寻三国,蜀挥师伐魏,战事频危。

追思将相威仪,访千古名流兴业时。念苻坚临渭,前秦开创;法生造像,乙弗从尼。经晒天河,淹留杜甫,吴氏驱金斯寨遗。怀青史,步先贤励志,吾撰传奇。

[注释]

邽: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本邽戎地,秦武公十年(公元前年),秦人西征,攻灭邽戎,设置邽县(据天水放马滩出土战国木板地图,治今天水市麦积区北道埠北),确立在今麦积区境内的统治,这是中国见于史载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时今区境内大部为邽县辖域,只西部新阳等地属冀县(治今甘谷县)。秦始皇时,在今陕西渭南设下邽县,原邽县改称上邽,以示区别。

伏羲:又称“羲皇”,上古三皇之首。风姓,诞生于古成纪(今天水),因德而王,建都陈(今河南淮阳)。在今麦积区渭南镇卦台山创画八卦,多有发明创造,肇启中华文明。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被誉为“人文始祖”,俗称“人宗爷”。

嬴非:即嬴非子,嬴姓,西周中期人,春秋战国时列强之一秦国的奠基者。居于犬丘(又名西犬丘,今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士子川与礼县横河镇一带),善养马。周孝王(前—前年)时,因在汧渭之间(今陕西宝鸡汧河与渭河间一带)及今麦积区放马滩一带为周王室饲养战马有功,被周孝王赐封为附庸,在秦地建邑,赐号秦嬴。秦邑,史又称秦亭。据明胡缵宗编纂《秦州志地理志秦州山水》记载:“(秦州)东南五十里曰秦亭山。其左曰永丰山,其中则东柯峪也。秦亭山亘四十里,其上有秦亭,其下为秦谷。非子所封邑,盖附庸也,所谓‘邑之秦’也。傍有金紫山,下有马房山。”秦亭山,今称翠山,今麦积区境中部永川河与东柯河间山梁,为永川河与东柯河分水岭,秦嬴封邑之所在。另据《甘肃通志古迹》载:“秦亭,在州东南五十里,即秦始封地。”诸部秦州志亦有载。州东南五十里,即今马跑泉镇东柯谷。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道教中人尊称太上老君。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便弃官骑坐青牛云游。西行至函谷关,收关令尹喜为徒,著闻名中外的《道德经》五千言。与尹喜结伴西行至上邽东七十里尹喜的故乡伯阳,在柏林山(今龙山)聚徒讲经,传经授道。今麦积区伯阳镇即因老子字号而得名,北魏末曾设伯阳县(治今伯阳镇),至今留有柏林观、老子讲经台等遗迹。

关:函谷关。

东来紫气:即紫气东来。这一成语源自老子与尹喜的故事,常用来比喻吉祥的征兆。尹喜早年在终南山修道,名闻于周王,被周王请为宫廷顾问。一日晚,尹喜夜观天象,但见紫气祥云冉冉东来,卜知将有圣人入关。于是禀告周王,求为函谷关令,静候圣人临境。七月十二日这天,果见老子骑坐青牛飘飘而来。便将老子迎入关内,虚心请教。老子被尹喜的诚心打动,于是著《道德经》五千言。

尹喜:字公文,先秦时邽县伯阳北尹道寺(今属清水县陇东镇)人,天水籍最早的先贤名士。少时好易(《易经》)素(《太公素书》),游于终南山周至结草为楼,号宅为楼观,周王闻听后拜为大夫。任函谷关令时,拜迎西游的老子为师。遂辞官问道于老子,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与老子西行至他的家乡伯阳,在柏林山(今龙山)潜心修道。老子《道德经》由其推广于世,并自著《关尹子》九篇,被道教尊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关尹子,成为道教仅次于老子的另一祖师。

苻坚:苻坚(—年),一名文玉,字永固,东晋十六国时前秦王,苻雄次子、嫡长子,苻健从子。略阳临渭(今麦积区石佛镇)人。初封东海王,晋穆帝升平三年(年),诛杀暴君苻生,自立大秦天王。坚任人唯贤,劝农耕桑,提倡儒学,镇压豪强,国力日渐强盛。先后灭前燕、仇池、前凉、代国,并攻取东晋梁、雍二州,统一北方,成为十六国时期版图最大、国力最强盛的政权。继而又派大将吕光进兵西域。建元十九年(年),征调九十万军队,倾前秦国力攻东晋,在淝水大败。各族首领乘机自立,他为羌族首领姚苌所杀。

临渭:古地名,今麦积区社棠镇。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年),永阳郡(东汉末置)改名广魏郡,置临渭县(治今秦安县东南),辖境内西北部。西晋武帝泰始五年(年),广魏郡改称略阳郡,郡治仍在临渭,属秦州。西晋末,临渭县撤销。

法生:洛阳沙弥,俗姓刘。北魏景明三年至熙平元年(—年),由洛阳来麦积山,主持开窟造像,法生造像碑为麦积山现存最早的碑碣。

乙弗:即乙弗氏,吐谷浑族人。16岁嫁给西魏文帝元宝炬为妃。大统元年(年)册封为皇后。大统四年,因柔然所逼,发生宫闱之变,西徙秦州,往依时任秦州刺史的儿子元戊。隐居麦积山,专心事佛,修身养性。大统六年,奉敕自尽,元戊在麦积崖凿龛葬母,号“寂陵”。后废帝元钦时,迁葬永陵(在今陕西省富平县)。

经晒天河: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由长安往天竺(今印度)取经归来,渡通天河(今麦积区渭河、牛头河、永川河交汇处)时,被水浸湿经卷,曾在河岸平台晒经,于是有了晒经台。后在台旁建晒经寺(今马跑泉渗经寺)。永川河(亦称“颖川河”)至今被甘泉一带乡民称为“天河”。

淹留杜甫:唐肃宗乾元二年(年),“诗圣”杜甫流寓秦州,游历太平寺(今麦积区甘泉寺)、麦积山等地,夜宿故友赞公土室(在今甘泉镇西枝村),在族侄杜佐隐居的东柯谷结草堂(在今甘泉镇八槐村)而居,创作了咏物怀人、记录行程的《秦州杂诗》首。

吴氏:指抗金名将吴玠(—年)、吴璘(—年)兄弟。南宋建炎四年(年),金兵略陇右,占秦州。境内西北部属金,中东部仍属宋。宋绍兴四年(年),金兵攻占陇城县(治今马跑泉镇西三十甸子),宋利州路制置使兼宣抚司都统制吴玠派统领姚仲收复。宋绍兴九年(年),宋以吴璘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秦州。此后,吴璘在吴砦(今麦积区三岔乡吴砦城)屯兵筑寨,抵拒金兵,与金沿渭河、吴砦城、皂郊堡(在今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天水军(在今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一线形成对峙局面,多次展开拉锯战。宋绍兴十一年(年),金兵又犯陇右,攻陷秦州。同年,吴璘率军收复秦州城。不久吴璘受诏退军,秦州又被金占有。宋绍兴三十二年(年),金兵攻陇城县,宋军抵拒。不久,因宋军全线南退,金人进逼,陇城县撤销,其地大部并入天水县(治设今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

斯寨:即吴砦(今麦积区三岔乡吴砦城),初称“吴寨”,后改名“吴砦”,因吴璘在此屯兵筑寨抵抗金兵而得名。清乾隆二十六年(年),以秦州辖域东南部置三岔厅(治今利桥镇北部东岔门),辖境内吴砦、东岔、党川、利桥等地。清乾隆二十七年(年),吴砦建成三岔厅署,厅治北迁吴砦,又以吴砦称名“三岔”。民国26年(年),设三岔镇。年三岔镇改名吴砦乡,复名吴砦。年,吴砦乡改名三岔乡。

年12月25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