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的初期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一湖数名?

在苏州古城东南方向,有一个南北最大长度9.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8.2公里,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的湖泊叫澄湖,该湖跨吴中区、吴江区、昆山市,大部在吴中区境内。《苏州山水志》称:“澄湖,一名沈湖、陈湖或沉湖。”

为啥一个湖有几个名称?《贞丰拟乘》作了记载,并试图考证得名之由:

周庄一路,概名陈湖。东湖通白蚬江,大可四十里,相传为邑聚所陷,一名沉湖(见《元和志》)。据《越绝书》:吴王封少子摇于姑苏城外东南二十里。今南二十六都之廿二、廿三等图为摇城湖,傍摇山,岂其故封耶?又据《太平广记》云:“此为陈县,有狮眼流红之说。”事属荒诞,未可尽信。然当秋高水涸之际,其中街衢井灶,历历可辨。间有拾得金锣、铜链及器皿什物之不可识者甚众,其为沉也无疑矣。长邑令李如石流寓于此。急水港过北里许为太师田,周围数里,在颖村之南,相传为贾似道田庄,今湮为河。前年水涸,内有古井数口,想亦人居稠密之处。今不及五百余年,烟水茫茫,无从考据。桑田沧海,仿佛陈湖,良可慨也。

从上述记载看,今天的澄湖古代曾经叫作陈湖或沉湖。至于《苏州山水志》提到的“沈湖”,实际上就是“沉湖”。在我国传世的古籍里,经常会看到将“沉”写作“沈”。因为“沈”的繁体字是“渖”或“瀋”,是不会与同“沉”的“沈”相混的。如果此地真的是“邑聚所陷”成湖的话,那么叫沉湖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湖底有街井?

《贞丰拟乘》这则记载的依据是《元和志》。查《[乾隆]元和县志》,其记载云:“陈湖,周六十里,一名沉湖,相传邑聚所陷。”并有小注云:“今湖底街井可见。”也就是说,在乾隆年间,还能看到“湖底街井”,说明“邑聚所陷”并非虚言。

关于这个湖的来历,在年版《同里镇志》“从录”中收录了一则《澄湖的故事》。

从前,在屯村东北部有个陈州府,陈州府东门外有座大石桥,桥上有一对石狮子。离桥不远处居住着一户人家,只有母子两人。母亲已八十高龄,双目失明。儿子叫阿大,是个孝子,以扳罾捕鱼得到的微薄收入供养老母。

一天晚上,阿大在大石桥边扳罾,听见附近有两人在议论,一个说:“坏了,陈州府将要沉没了。”另一个说:“快了,等桥上石狮子眼睛里出血,陈州府便要沉没了。”黑夜里,阿大只听得声音,见不到人影,心里想:真有这样的事吗?他出于好奇,便杀了一条鱼,把鱼血涂在石狮子的眼睛里。不料,石狮子的眼睛里一有血,大地就开始下沉,随着豁落豁落的响声,大水漫上地面来。阿大急了,拔腿就往家里跑,背起老母逃命。他逃啊逃啊,可大水一直在他身后紧追不舍。他边逃边喊:“老天爷饶了我吧,救救我的老娘吧!”老天爷真是有灵,念他一片孝心,大地不再下沉,大水停止了追赶。母子俩终于逃得了性命,附近百姓也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大水淹没的地方成为一个湖泊,就是“澄湖”。后来,人们在澄湖边上建造了一座庙宇,取名“饶饶庙”。

《同里镇志》所录的故事赋予了人性化的情节,同样也给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这块水域原来“邑聚”处叫陈州府。《贞丰拟乘》也提到了“狮眼流红之说”,并且说其出处是《太平广记》,认为可信度不高。不过《贞丰拟乘》说这里原先的名字为“陈县”,而非陈州府。

《民国吴县志甪直区图》中标注为陈湖

“陈”自何处来?

“百度百科”说:“陈县,古县名。春秋陈国,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淮阳。汉至南朝宋,历为淮阳国、陈国、陈郡治所。”“陈州府,旧府名,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大致为今河南省周口市。”与苏州相距甚远。

不论是“陈县”还是“陈州府”,在今天苏州的版图上都没有存在过,古人已经提出过质疑。《吴门补乘》云:“陈湖(见志),相传旧本陈州,沈为湖(《采风类记》)。按:吴地古无陈州,此不知何据?”也许是“永嘉南渡”或“宋室南迁”时,从中原河南一带过来的人带来的“郡望”?

在《贞丰拟乘》里,还有一段文字不容忽视:“据《越绝书》:吴王封少子摇于姑苏城外东南二十里。今南二十六都之廿二、廿三等图为摇城湖,傍摇山,岂其故封耶?”

这段文字引用的是汉代成书的《越绝书》,认为这里也许就是吴王封少子摇的地方,也就是摇的封地。而且此地即“南二十六都之廿二、廿三等图为摇城湖,傍摇山”。《[乾隆]元和县志》有则记载可资旁证:“镬底潭,潭之首即陈湖尾也,又为吴淞江横经之道,比诸河为深,一名蛟龙潭,一名车坊漾,其北口为高家店,过江田村东南为大姚,出口为陈湖,西折为摇城湖。”并注云:“摇城,本越摇王所居,后讹为姚。”《[乾隆]元和县志》从这段文字记载来看,陈湖与摇城湖是连在一起的。

当然,上述两书记载也有不一致之处,前者称“吴王少子摇”,后者称“越摇王所居”,但是都将历史推进到了春秋吴越争霸的年代。

为什么两志依据同一种书会有两种说法呢?查《越绝书·吴地传》的原始记载:“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稻田三百顷,在邑东南,肥沃,水绝。去县五十里。”

看来,吴王子与越摇王是先后居住的关系。这里是摇城所在地应该是无疑的,地陷为湖而名摇城湖也是顺理成章的。后来由于年代久远,当地人不知“摇”为何物。“讹为姚”,称“江田村东南为大姚”。沉陆为湖后将“摇城湖”简称为“城湖”,因为在吴方言里是不分前后鼻音的,“城”与“沉”“陈”同音,于是一湖就有多种写法。为了自圆其说,说叫“沉湖”是因邑聚所陷的缘故,叫“陈湖”就编了一个陈州府或陈县狮眼流红的故事。

不过,这个故事也并非完全属于子虚乌有,《同里镇志》说“另传,现在屯村的陈墟,就是陈州府沉没后的废墟”,说明这个“陈”还是有来历的,这个陈墟是屯南村的一个自然村即今澄墟。

何时地陷成湖?

不过,沉陆为湖的说法还是可信的,《贞丰拟乘》称:“当秋高水涸之际,其中街衢井灶,历历可辨。间有拾得金锣、铜链及器皿什物之不可识者甚众,其为沉也无疑矣。”《姑苏采风类记》也载:“陈湖,相传旧本陈州,沉为湖,迄今湖水清浅时,底见街井、上马石等物,在甫里西南境上,形如曲尺,南北阔二十余里,东西长四十余里,左通淀山湖,右通吴淞江。”《吴郡甫里志》也有类似的记载,称湖底街井、上马石等物“舟人往往见之”。

清《[光绪]周庄镇志》载:“陈湖,距镇西北十二里,广十八里,周六十里,相传为邑聚所陷,又名沉湖……当水涸时,其中街衢井灶历历可辨,余如上马石、墓道、田亩界石不胜枚举,且有拾得铜锣铁链及器皿什物者。又湖滨寝浦禅林,明弘光元年所铸钟有‘天宝六年春地陷成湖’等字,其为沉也无疑矣。”

不论是《姑苏采风类记》所载“南北阔二十余里,东西长四十余里”,还是《[光绪]周庄镇志》记载的“广十八里,周六十里”,都是非常广阔的城区了,说它是县城也好,府城也罢,都不为过。这样规模邑聚的存在,似乎不可能无声无息没有记载。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生活在这儿的人故意想过隐居生活,不愿与外界交集,希望过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以至于地陷成湖这样的大事,只能在后世的周边乡镇小志中看到只言片语,语焉不详。

还有一个原因是《[同治]苏州府志》所言:“陈湖,在府东三十五里,一名沈湖……湖广十八里,中有三乡,垛上有庙,为长、昆、吴江三县交界处。”它所处的位置是“长、昆、吴江三县交界处”,也就是三不管地带,容易被忽略,也适合隐居。

《[光绪]周庄镇志》所言“明弘光元年”即年,那年所铸钟上有‘天宝六年春地陷成湖’的铭文,明确了“地陷成湖”的确切时间是天宝六年,即年。这是湖滨寝浦禅林和尚在铸钟时无意间透露的信息,让沉湖形成时间成了实锤。

《民国吴县志长洲元和两县图》中标注为澄湖

何时改作澄湖?

那么,什么时候这个湖又被称为澄湖了呢?《[道光]苏州府志》卷首地图作“陈湖”,《[同治]苏州府志》卷首地图已经标作澄湖。而刊刻于年的《[民国]吴县志》卷首地图上,既有标作陈湖的,如《甪直区图》;又有标为澄湖的,如《长洲元和两县图》,说明在民国期间,两种用法还同时存在。

据年版《苏州市志》“大事记”记载,年苏州大旱,许多河道干涸,澄湖水位也极低,湖底的古街形迹清晰可见。年围湖造田,在澄湖湖底发现多口古井,出土和征集到新石器时期至宋代的陶器等文物多件。年,苏州博物馆在澄湖北部围堰取土现场发现新石器时期直至宋代多处古井、灰坑、住房、水田等古文化遗迹,出土大量动物遗骸和生产生活器具。推断澄湖是在北宋大观元年至南宋乾道六年(-)期间沉没的。

为啥寺庙钟铭记载与考古推断地陷成湖的时间会有多年的出入?估计湖面是不断坍塌扩大的,地陷成湖的时间越早,越在湖中央。唐代、明代与现在本来就相差上千、数百年,不同时间见到的澄湖湖面也是不一样的。围湖造田都是从湖边往外拓展的,当然见到的湖底景象会比较靠后,根据出土文物的最晚时间即可以推定。作者:陈其弟来源:学习强国选稿编辑:李俊锋(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